2025年8月18—19日,由机械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云南大学经济学院承办的全国第八届经济金融类专业AI智慧教学实践研讨会在云南昆明顺利召开。本次研讨会围绕AI技术在经济金融专业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聚焦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教学强化三大核心方向,旨在突破传统教学中重难点知识的传授瓶颈,构建创新型、复合型经济金融人才培养的全新评价体系。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亲自带队,率领会计教研室教师袁威、何钦晖线下参会,人力资源管理教研室主任宋晓娟线上参会,学习相关领域专家分享的经验,并与来自各地的行业专家及高校教师展开交流。本次参会得到了智能会计产业学院的大力支持,为教师们汲取前沿教学理念、拓展学术视野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入剖析 提供思路
8月18日上午,多位知名学者带来了精彩报告,聚焦理论与教育改革,探索AI赋能路径。中国人民大学汪昌云教授以《中国资产定价理论与投资策略分析》为题,深入剖析了资产定价领域的核心理论与实践应用,并得出三因子模型是中国最优资产定价模型的结论,为参会者提供了前沿的学术视角;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蒋先玲教授则聚焦《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与教师职业成长》,结合高等教育的不同阶段特点,阐述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与教师职业成长的关键路径,从而引发了关于教育者角色转型的思考;西南财经大学张桥云教授分享了《AI赋能教学和教材编写的思考与探索》,从教学实践与教材建设双维度,对比Deepseek系统与其他智能工具,进而阐述AI技术在教育内容创新、教学模式优化和教材编写中的作用及强调教师的不可替代性,为AI在教学中的落地提供了具体思路。


共话教育 形成共识
8月18日下午,议程同样内容丰富,聚焦协同育人与绿色金融,共话教育变革。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郑羽教授带来《新财经政产学研协同育人创新模式探究》报告,探讨国内外产学研模式,介绍了自身实践和人才培养做法,提出未来打通三链及各方协作的产学研思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吴海峰教授则以《绿色金融在高校专业教研中的实践和现实应用》为主题,探讨其理念、实践问题,介绍可持续贷款、跨界整合等案例及课程目标,强调理论与实践融合,为教学与研究融合提供了新方向;随后的研讨会环节,围绕“AI时代下专业教育变革、教师发展和人才培养”展开热烈讨论,就AI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冲击、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等议题与专家交流意见,形成了诸多富有建设性的共识。


深入探讨 圆满句号
8月19日上午,研讨会继续深入探讨AI赋能教学的具体实践,展望数智化未来。厦门大学姜富伟教授的报告《人工智能赋能经济金融教学改革创新》,结合教学实例分析了AI技术在课程设计、教学互动等方面的应用效果,展现了教学改革的创新成果;蚂蚁金服网商银行机构合作部负责人张林分享了《网商银行的数字普惠金融实践》,从企业视角介绍了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与实践经验,为高校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对接提供了参考;最后,云南大学钱文华教授以《数智赋能专业课程智慧升级与人才培养创新》为题,结合本校实践,阐述了通过数智技术推动专业课程体系升级和培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高素质人才的具体思路,为研讨会画上了圆满句号。


总结
此次参会,为我院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思路与活力。在教学方面,通过学习AI赋能教学的实践经验,可将人工智能技术更有效地融入课程设计、教材编写及课堂互动中,有效推动专业课程的智慧化升级,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体验;在科研方面,专家学者关于资产定价、绿色金融、数字普惠金融等领域的前沿研究,为我院教师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方向,有助于促进相关领域的学术探索与成果产出;在人才培养上,借鉴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可进一步优化我院人才培养模式,助力培养更符合数字经济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同时,此次参会也加强了我校与国内知名高校及行业机构的交流合作,为未来的教学科研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在此,再次感谢智能会计产业学院对本次参会的大力支持,未来我院将继续依托产业学院的资源优势,深化AI技术与教学科研的融合,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
版权所有:银川科技学院 宁ICP备0900048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502000132号